4月11日,电影《射雕英雄传:侠之大者》在各大正版视频平台上线。该片上映于2025年的春节档期,最终取得了6.23亿元的分账票房。徐克编剧并且执导的这部院线大片,在香港则只取得了60.4万元的票房成绩。比之于该片的阵容、上映档期与投资额度,这样的票房产出,可谓是严重扑街的dy717.com
4月12日,《射雕英雄传》在各大正版视频平台上线满1天,在豆瓣的短评区域,出现了非常值得注意的现象——短评的“最新”区域当中,可以看到11号以来的影迷短评和打分,近乎全员影迷,都给了这部电影差评,即便是有四星或者五星的好评,也大多是采用了反讽的模式。
这意味着什么呢?这首先意味着,《射雕英雄传》的好评用户,已经被这部电影在院线上映期间给耗尽了——粉丝群体,该给这部电影打五星的,已经早早打过了,因此,它们已经没有了继续给好评的能力了,也没账号了。基于这一局面,该片接下来会获得的,可能都是一星或者两星的差评了,影片的豆瓣评分会继续下降。
《射雕英雄传》的票房和口碑双扑街,原因首先当然是影片自身的质量不行。这是毋庸置疑的。其次,则是影片当中采用了流量明星肖战。肖战和肖战粉丝在该片上映期间的很多行为方式,对于影片的票房,是有很多害处的。比如说,肖战粉丝大力营销、应援这部电影,造成了路人影迷的不满,这是非常值得注意的院线电影现象。
我们不妨大胆假设一下,如果《射雕英雄传》这样的商业大片,没有肖战主演,而是一位演技过硬但流量不硬的演员来主演的话,是否会引发大量路人影迷的不满呢?我的个人看法是,不会。不仅不会,相反,会引发很多路人影迷的同情,和入场观看的兴趣。反倒是肖战粉丝过度的应援行为,劝退了大量的路人影迷。
同样的问题,也出现在《第二十条》的院线电影票房方面。张艺谋导演的这部电影院线上映的时候,因为该片的配角是赵丽颖,所以,赵丽颖的粉丝们开启了大规模的应援模式,这些模式的开启,让很多路人影迷望而却步——既然电影票房是你们吹牛皮的道具,那我们这些路人影迷选择不看好了。
好在,《第二十条》最后更改了自己的营销策略,不依靠赵丽颖的粉丝,而是让真正的主角回归主位。这部电影,最终没有堕落成为粉丝属性的电影,保障了后续票房,还有增长率。反观《射雕英雄传》这部春节档的院线大片,最终把自己走成了粉丝属性的电影。粉丝电影,当然没有路人影迷什么事儿了。
对于大片而言,粉丝更重要,还是路人更重要呢?目前已经形成的经验教训来看,大片一定是路人影迷更重要。因为粉丝数量再多,在路人影迷面前,也是少数。很多流量明星的粉丝,说是几千万,实际上真正可以在院线电影当中动员起来的,非常有限,可以撬动的票房,更是乏善可陈。流量明星因为粉丝们会瞎起哄,劝退路人影迷,因此,流量在大片当中,已经成为一个负面词汇。
商业大片想要联合流量,实现收割,最终的结果便是,只能收割粉丝,却无法收割路人影迷,这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。《射雕英雄传》之后,还有类似的例子,便是冯小刚导演联合流量明星赵丽颖,拍摄并且上映了《向阳·花》,大导演,大明星,但低票房,截至目前,其分账票房才1.08亿元。
对于真正有追求的明星而言,似乎也不必去蹭大片的热度,联合商业大片来收割粉丝钱包。很多实打实的青年明星艺人们,反倒是愿意拍摄一些文艺气息非常浓郁的电影,凭借真正的质量优势,来回馈粉丝,并且在路人影迷当中为自己拉取更多的忠实影迷、忠实观众。当流量和质量结合的时候,无论是粉丝,还是路人,都是会点赞的。(文/马庆云)